蛋白质纯化方法
订购信息在这里讨论的产品,请访问我们的蛋白质纯化产品页面。leyu乐鱼网
蛋白质纯化概述
研究单个蛋白质的一个基本步骤是对感兴趣的蛋白质进行纯化。蛋白质纯化有四个基本步骤:1)细胞裂解,2)蛋白质与基质结合,3)洗涤,4)洗脱。细胞裂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包括非酶的方法(如超声或压法)或使用水解酶,如溶菌酶或洗涤试剂,如FastBreak™细胞裂解试剂.由于原生蛋白质的纯化具有挑战性,亲和力纯化标签通常被融合到感兴趣的重组蛋白质上,这样标签就被用来捕获或检测蛋白质。
在这里,我们提供了蛋白质纯化策略的概述,包括选择纯化方法的指导方针和使用亲和标记进行蛋白质纯化的示例协议。
蛋白质纯化策略
蛋白质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生物大分子,许多疾病都与蛋白质功能障碍有关。蛋白质纯化是分析单个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体以及识别与其他蛋白质(DNA或RNA)相互作用的基本步骤。多种蛋白质纯化策略的存在,以满足所需的规模,吞吐量和下游应用。最优方法往往必须通过经验来确定。
蛋白质纯化
最佳的蛋白质纯化方案不仅取决于被纯化的蛋白质,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如用于表达重组蛋白的细胞(例如,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大肠杆菌由于使用方便,细胞生长快,培养成本低,仍然是许多研究人员生产重组蛋白的首选。蛋白质表达大肠杆菌可以大量纯化,但这些蛋白,特别是真核蛋白,可能没有表现出适当的蛋白质活性或折叠。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可能为产生具有适当翻译后修饰的正确折叠和功能的哺乳动物蛋白质提供了更好的选择(Geisse等.1996)。然而,重组蛋白在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低表达水平给其纯化带来了挑战。因此,获得令人满意的产量和纯度依赖于从粗细胞裂解物中高度选择性和高效地捕获这些蛋白质。
为了简化纯化,亲和纯化标签可以融合到感兴趣的重组蛋白上(Nilsson等.1997)。常见的融合标签是多肽,小蛋白或酶添加到重组蛋白的N或c端。不同标签的生化特征影响其所附着蛋白质的稳定性、溶解度和表达(Stevenset al。2001)。使用包含融合标签的表达载体可以促进重组蛋白的纯化。
蛋白质复合物的分离
蛋白质组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阐明蛋白质的功能和负责关键细胞过程的复杂网络的组织。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以提供对这些过程中涉及的细胞信号级联的有价值的洞察,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分析通常揭示有关生物过程的重要信息,如mRNA调控,染色体重塑和转录。leyu体育靠谱吗例如,转录因子通过与染色体上特定的识别位点(通常在基因的启动子上)结合,并与细胞核中的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在调节转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调节是细胞活力、分化和生长所必需的等.2009;天啊等.1998).
蛋白质的分析: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通常需要直接的方法,以适当的方向固定在固体表面上,而不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或功能。这种固定不能干扰绑定能力,可以通过使用亲和标记来实现。在芯片上固定蛋白质是分析蛋白质:DNA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识别蛋白质复合物成分的流行方法(霍尔等.2004;大厅et al。2007;Hudson和Snyder, 2006)。功能蛋白微阵列通常包含与固体表面结合的全长功能蛋白或蛋白质结构域。荧光标记的DNA用于探测阵列,并识别与特定探针结合的蛋白质。蛋白质微阵列为蛋白质的高通量鉴定提供了一种方法:DNA相互作用。固定化蛋白质也可用于蛋白质下拉试验,以分离体内(哺乳动物细胞)或体外蛋白质结合伙伴。其他下游应用,如质谱分析,不需要蛋白质固定化来识别蛋白质伙伴和蛋白质复合体的单个成分。
蛋白质纯化的亲和标记
一种分离或固定特定蛋白质的方法是使用亲和标记。许多不同的亲和性标签已经被开发出来(Terpe, 2002)。融合标签是添加到重组蛋白的N或c端上的多肽、小蛋白质或酶。
Polyhistidine
最常用的标签是多组氨酸标签(Yip et al. 1989)。使用多组氨酸标记纯化蛋白质依赖于组氨酸残基对固定金属(如镍)的亲和力(Yip etal . 1989;Hutchens和Yip, 1990)。这种亲和作用被认为是聚组氨酸咪唑基团上的一个氮与金属上的一个空配位的配位结果。通过与共价连接到载体上的螯合物形成络合物,将金属固定到载体上。
多组氨酸标记为蛋白质纯化提供了几个优势。聚组氨酸标签的小尺寸使得它的免疫原性低于其他较大的标签。因此,在净化之后,下游应用程序通常不需要删除标签。多组氨酸标签可以放置在感兴趣蛋白质的N端或c端。最后,多组氨酸标签与金属的相互作用不依赖于标签的三级结构,这使得使用变性条件纯化其他不溶性蛋白质成为可能。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亲和力标签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的使用是基于GST对固定化谷胱甘肽覆盖基质的强亲和力(Smith and Johnson, 1988)。谷胱甘肽- s -转移酶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多功能胞质蛋白家族(Mannervik和Danielson, 1988;阿姆斯特朗,1997)。GST异构体通常在细菌中找不到;因此,内生细菌蛋白不会与gst融合蛋白竞争结合到纯化树脂上。26kDa GST亲和标记增强了许多在细菌中表达的真核蛋白的溶解性。
HaloTag®蛋白质标记
蛋白融合标记用于帮助适当水平的可溶性蛋白的表达和纯化。一种独特的蛋白标签,HaloTag®蛋白,被设计用于增强重组蛋白的表达和溶解性大肠杆菌.HaloTag®蛋白标签是一种34kDa,单体蛋白标签由红球菌属rhodochrousdehalogenase。
HaloTag®蛋白设计用于快速和共价结合到独特的合成连接剂,以实现不可逆的附着。合成连接子可以连接到各种实体,如荧光染料和固体载体,以允许标记细胞裂解液中的融合蛋白,用于表达筛选和纯化树脂上的融合蛋白捕获。
HaloTag®技术与许多蛋白质表达系统兼容,并可应用于表达的蛋白质大肠杆菌哺乳动物细胞和无细胞系统。
哺乳动物细胞中缺乏内源性的HaloTag®蛋白,从而降低了检测假阳性或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机会。共价捕获和快速结合动力学的结合克服了与传统亲和标记相关的基于平衡的限制,即使在低表达水平也能有效捕获。此外,高度稳定的HaloTag®蛋白:配体相互作用允许在SDS- page分析之前在SDS样品缓冲液中煮沸蛋白质复合物。

图1。HaloTag®蛋白质标签的可互换功能。在一般生理条件下,HaloTag®融合蛋白和HaloTag®配体的反应连接子之间形成共价键。这种相互作用是高度特异性和不可逆的。不同的HaloTag®配体具有不同的功能,以消除需要设计和创建新的表达式结构。
多组氨酸标记蛋白的纯化
用磁性树脂快速纯化多组氨酸标记蛋白
对高通量蛋白质纯化方法的需求越来越大。磁性树脂使亲和性标记蛋白纯化不需要多个离心步骤和连续转移样品到多个管。定义一个好的蛋白纯化树脂有几个标准:最少的非特异性蛋白结合,对融合蛋白的结合能力高,融合蛋白的高效回收。MagneHis™蛋白质纯化系统满足这些标准,能够纯化具有广泛分子量和不同表达水平的蛋白质。结合颗粒的磁性使得从粗裂解物中提纯可以在单管中进行。此外,该系统可与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一起用于高通量应用。
MagneHis™蛋白质纯化系统
的MagneHis™蛋白质纯化系统使用顺磁预荷镍颗粒(MagneHis™Ni-Particles)直接从粗细胞裂解液中分离出多组氨酸标记蛋白。图2显示了MagneHis™蛋白质纯化系统协议的示意图。多组氨酸标记蛋白可以在小范围内用不到1毫升的培养物纯化,也可以在大范围内用超过1升的培养物纯化。样品可以使用Beckman Coulter Biomek®FX或Tecan Freedom EVO®仪器等机器人平台以高通量的方式进行处理。多组氨酸标记蛋白可以在天然或变性(2-8M尿素或胍-盐酸)条件下纯化。在哺乳动物和昆虫细胞培养基中血清的存在不干扰纯化。有关更多信息和详细协议,请参阅技术手册#TM060和MagneHis™蛋白质纯化系统自动化协议。

图2。MagneHis™蛋白质纯化系统协议示意图。
方案:MagneHis™纯化细菌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
材料要求:
- MagneHis™蛋白质纯化系统和协议
- 37°C培养瓶或试管
- 瓶
- 磁选站
- 1M咪唑溶液(pH 8.0;用于从昆虫或哺乳动物细胞或培养基中纯化)
- 额外的结合/洗涤缓冲液(如果处理大量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或培养基样本,可能需要)
- 固体氯化钠(用于从昆虫或哺乳动物细胞或培养基中纯化)
使用变性条件净化。在细菌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存在于不溶性包涵体中。要确定蛋白质是否位于包涵体中,请执行裂解步骤FastBreak™细胞裂解试剂, 10X,如技术手册#TM060所述。离心分离细胞碎片,凝胶分析上清和颗粒中多组氨酸标记蛋白。
高效纯化不溶性蛋白需要变性条件。由于多组氨酸标记的融合蛋白与MagneHis™Ni-Particles的相互作用不依赖于第三层结构,所以融合蛋白可以通过向细胞中添加强变性剂(如2-8M盐酸胍或尿素)来捕获和纯化。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使用变性条件,以使蛋白质不会聚集。我们建议通过直接向MagneHis™结合/洗涤和洗脱缓冲液中添加固体盐酸胍或尿素来制备变性缓冲液。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技术手册#TM060。
注意:请勿将FastBreak™细胞裂解试剂与变性剂混合使用。细胞可以直接用尿素或盐酸胍等变性剂裂解。
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的纯化.以2 × 10的细胞密度加工细胞6细胞/毫升的文化。贴壁细胞可通过刮取和重悬于此密度的培养基中从组织培养容器中除去。细胞可在含有高达10%血清的培养基中加工。处理超过指示数量的细胞每毫升样品可能导致蛋白质产量减少和增加非特异性结合。对于分泌到细胞培养基中的蛋白质,在提纯之前从培养基中去除任何细胞。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技术手册#TM060。
协议:MagZ™纯化网织细胞裂解液中表达的蛋白质
在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中表达的多组氨酸标记蛋白的纯化由于裂解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相关蛋白的共氧化而复杂化。血红蛋白共氧化限制了下游应用(例如,基于荧光的功能测定、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并减少了蛋白质的纯化量。MagZ™蛋白纯化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和可靠的方法,从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中纯化表达的多组氨酸标记蛋白,血红蛋白的共氧化作用最小。顺磁性、预带电MagZ™结合颗粒用于从50-500μl的TnT®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产生多组氨酸标记蛋白,99%不含污染血红蛋白。
MagZ™系统足够灵活,可用于不同的标记和检测方法。在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中表达的多组氨酸标记蛋白可以用[35S]蛋氨酸或FluoroTect™GreenLys体外翻译标记系统.FluoroTect™染料标记的多组氨酸标记蛋白可以通过凝胶分析可视化,并使用FluorImager®仪器进行分析。图3显示了MagZ™蛋白质纯化系统协议的示意图。有关更多信息和详细协议,请参见技术公报#TB336。
材料要求:
- MagZ™蛋白质纯化系统和方案
- 平台振动筛或摇杆,旋转平台或旋转器
- MagneSphere®技术磁选台

图3。MagZ™蛋白质纯化系统示意图。用MagZ™结合/洗涤缓冲液稀释TnT®反应表达的多组氨酸标记蛋白,并添加到MagZ™颗粒中。在孵育过程中,多组氨酸标记的蛋白质与颗粒结合,然后清洗以去除未结合和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柱状或批状多组氨酸标记蛋白的中到大规模纯化
树脂基亲和标记蛋白纯化最常见的两种支持材料是琼脂糖和硅胶。作为色谱载体,二氧化硅的优势在于它具有刚性的机械结构,不易膨胀,能够承受压力和流速的巨大变化而不解体或变形。二氧化硅的孔隙和粒径范围很广,包括大孔二氧化硅,它对蛋白质等大型生物分子提供了更高的容量。然而,二氧化硅作为亲和纯化固体载体的两个缺点是可用的试剂化学有限和表面修饰效率相对较低。
的HisLink™蛋白纯化树脂(猫。# V8821, V8823)通过对二氧化硅表面使用一种新的改性工艺克服了这些限制,该工艺提供了具有高结合能力的四齿金属螯合固体载体,同时消除了未改性二氧化硅的非特异性结合特征。HisLink™树脂是一种大孔二氧化硅树脂,经改性后含有高水平的四齿酸螯合镍(>20mmol Ni/ml沉淀树脂)。图4显示了HisLink™树脂与多组氨酸标记相互作用的示意图。HisLink™树脂具有孔隙大小,导致每毫升树脂的聚合组氨酸标记蛋白的结合能力高达35mg。
HisLink™树脂能够高效捕获和纯化细菌表达的多组氨酸标记蛋白。这种树脂也可用于需要固定金属亲和层析(IMAC)基质(Porath等.1975;Lonnerdal和Keen, 1982)。HisLink™树脂可用于柱式或批式净化格式。详细协议请参见技术公报#TB327。

图4。HisLink™树脂与聚组氨酸相互作用示意图。有两个位点可用于多组氨酸标记的结合,并在多组氨酸标记多肽存在的情况下与组氨酸快速协调。
使用HisLink™树脂柱基净化
HisLink™树脂提供了一种纯化多组氨酸标记蛋白的传统方法,只需要一个可以填充到适当床层体积的柱。当在重力驱动下填充到1ml时,HisLink™树脂的平均流速约为1ml/分钟。一般来说,1-2ml /分钟每毫升树脂的流速是高效捕获多组氨酸标记蛋白的最佳条件。在HisLink™柱上重力流动清除的裂解液将导致完全捕获和高效洗脱多组氨酸标记的蛋白质;然而,该树脂也可用于真空过滤装置(例如,Vac-Man®真空歧管,猫。# A7231)允许同时处理多个列。HisLink™树脂也是使用低至中压液相色谱系统(如快速高效液相色谱(FPLC))进行亲和纯化的绝佳选择。
使用HisLink™树脂用重力流柱层析法从清除的裂解液中纯化蛋白质
材料要求:
- HisLink™蛋白纯化树脂(猫。# V8821)和协议
- HEPES缓冲液(pH 7.5)
- 咪唑
- HisLink™绑定缓冲
- HisLink™清洗缓冲
- HisLink™洗脱缓冲
- 列
细胞溶菌作用:细胞可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裂解,包括超声、法压、珠磨、裂解酶(如溶菌酶)处理或使用市售细胞裂解试剂,如FastBreak™细胞裂解试剂(猫。# V8571)。如果溶菌酶用于制备裂解液,在结合物中加入盐(>300mM NaCl)并清洗缓冲液,以防止溶菌酶与树脂结合。向细胞裂解物中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如1mM PMSF)不会抑制多组氨酸标记蛋白与hisilink™树脂的结合或洗脱,强烈推荐用于防止内源性蛋白酶降解相关蛋白。在制备高密度培养的细胞裂解液时,加入DNase和RNase(浓度可达20μg/ml)可降低裂解液粘度,有助于纯化。
- 准备HisLink™绑定,洗涤和洗脱缓冲液
注意:聚组氨酸标记的蛋白质可以用250-1,000mM咪唑洗脱。含有少于6个组氨酸的聚组氨酸标签通常需要较少的咪唑进行洗脱,而含有多于6个组氨酸的聚组氨酸蛋白质可能需要较高水平的咪唑。 - 确定纯化所需蛋白质的柱体积。在大多数情况下,1ml沉淀树脂足以纯化1升培养物中的蛋白质含量(细胞密度O.D.600 < 6.0)。在非常高的表达水平(例如,50mg蛋白质/升)的情况下,每升培养可能需要高达2ml的树脂。
- 一旦确定了所需的沉降树脂的体积,通过将等量的水移液到柱中,并在柱上标记水的顶部,直接在柱中预校准此量。这个标记表示树脂沉淀层的顶部。在向柱中加入树脂之前,先除去水。
- 确保树脂完全悬浮;用移液管将树脂填充到柱上标记的线处。让树脂沉淀,并根据需要通过添加或删除树脂来调整树脂的水平。
注意:如果树脂在混合后的10-15秒内没有移液,就会发生明显的沉降,需要重新悬浮树脂。或者,一个磁性搅拌棒可以用来保持树脂在转移期间悬浮。为了避免树脂破裂,不要让树脂搅拌超过移液和转移树脂所需的时间。 - 让色谱柱排水,用五柱体积的结合缓冲液平衡树脂,让缓冲液完全进入树脂床。
- 轻轻地将清除的裂解物添加到树脂中,直到裂解物完全进入柱。对于每1ml的柱体积,通过柱的流速不应超过1-2ml /分钟。在正常重力流动条件下,速率通常约为1毫升/分钟。实际流速将取决于所使用的柱的类型和裂解液被清除和过滤的程度。不要让树脂干燥后,你已经应用裂解液到柱。
- 用至少10-20柱容积的洗涤缓冲液从树脂中洗涤未结合的蛋白质。将缓冲液的总体积分成两个或三个等分,让每个等分完全进入树脂层,然后再加入下一个等分。
- 一旦洗涤缓冲液完全进入树脂床,添加洗脱缓冲液并开始收集馏分(0.5-5ml馏分)。洗脱谱是蛋白质依赖性的,但多组氨酸标记的蛋白质通常会在前1ml被洗脱。如果咪唑浓度足够高,可以有效地洗脱感兴趣的蛋白质,每1.0ml沉淀树脂收集3-5ml缓冲液后,洗脱通常完成。
使用hiislink™树脂批量纯化蛋白质
HisLink™树脂的主要优点之一是用于批量纯化。在批处理模式下,通过在4-22℃的温度范围内将裂解液与树脂混合约30分钟,将感兴趣的蛋白质结合到树脂上。一旦与蛋白质结合,就允许树脂沉淀到容器的底部,然后将裂解液取出。洗涤只需要树脂在适当的洗涤缓冲液中再悬浮,然后用一段时间让树脂沉淀。然后小心地把缓冲液倒出来。这个过程可以根据需要重复很多次。最后的洗脱最好通过将hiislink™树脂转移到柱中,以馏分方式洗脱蛋白质。批量净化的优点是:1)净化所需时间短;2)可加工大量裂解液;3)纯化前不需要清除裂解液。
FPLC纯化多组氨酸标记蛋白
HisLink™树脂中使用的硅基的刚性颗粒结构使该材料成为需要施加压力从树脂中加载裂解物、洗涤或洗脱蛋白质的应用的绝佳选择。这些应用包括在正压或负压下工作的手动和自动化系统(例如,FPLC和真空系统)。为了演示在自动化平台上使用HisLink™树脂,我们使用了GE医疗保健公司的AKTA explorer从1升培养物中纯化毫克数量的多组氨酸标记蛋白。将培养物溶解在20ml的结合/洗涤缓冲液中,并装入含有1ml HisLink™树脂的柱上。我们估计回收的蛋白质总量为原始裂解液中表达的蛋白质的75-90%。
变性条件下的蛋白质纯化:表达为包涵体并被杂营养剂(如胍-盐酸或尿素)溶解的蛋白质可以通过修改协议来纯化,在结合、洗涤和洗脱缓冲液中加入适当数量的变性剂(高达6M胍-盐酸或高达8M尿素)。
HisLink™树脂可用于柱式或批式净化格式。详细协议请参见技术公报#TB327。
gst标记蛋白的纯化
用磁性树脂快速纯化gst标记蛋白
对高通量筛选的蛋白质纯化方法的需求越来越大。磁性树脂使亲和性标记蛋白纯化不需要多个离心步骤和转移样品到多个管。定义一个好的蛋白纯化树脂有几个标准:最少的非特异性蛋白结合,对融合蛋白的结合能力高,融合蛋白的高效回收。的MagneGST™蛋白质纯化系统满足这些标准,使纯化具有广泛分子量和不同表达水平的蛋白质成为可能。结合颗粒的磁性性质允许在单管中从粗裂解液中提纯。此外,该系统可与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一起用于高通量应用。我们建议使用手动协议作为为自动化工作站开发协议的指南。
MagneGST™蛋白质纯化系统
MagneGST™蛋白纯化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和可靠的方法来纯化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融合蛋白。顺磁性颗粒固定化谷胱甘肽(MagneGST™谷胱甘肽的粒子)用于直接从粗细胞裂解液中分离gst融合蛋白,使用手动或自动程序。顺磁颗粒的使用消除了几个离心步骤和多管的需要,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样品材料的损失。虽然MagneGST™系统是为人工应用设计的,但样品可以使用机器人平台进行处理,如Beckman Coulter Biomek®FX工作站,用于高通量应用。
使用提供的MagneGST™细胞裂解试剂或替代裂解方法裂解含有gst融合蛋白的细菌细胞,并将MagneGST™颗粒直接添加到粗裂解液中。gst融合蛋白与MagneGST™颗粒结合。未结合的蛋白质被洗掉,用50mM谷胱甘肽洗脱gst融合靶蛋白。图5显示了MagneGST™蛋白质纯化系统协议的示意图。

图5。MagneGST™蛋白质纯化系统示意图。表达gst融合蛋白的细菌培养物被制粒并通过酶或机械方法裂解。MagneGST™谷胱甘肽颗粒直接添加到清除或粗裂解液中。gst融合蛋白在室温或4℃孵育期间与颗粒结合,然后清洗以去除未结合和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执行三个清洗步骤。gst融合蛋白在pH值为8的条件下用10-50mM还原谷胱甘肽从颗粒中洗脱。
MagneGST™蛋白质纯化系统技术手册包括几个协议,包括使用MagneGST™细胞裂解试剂进行小规模纯化(1ml培养物),从超声或其他方法裂解的细胞中进行小规模蛋白质纯化,以及大规模纯化(1-50ml培养物或等量的清除裂解物)。
HaloTag®融合蛋白的纯化
HaloTag®蛋白从哺乳动物细胞纯化
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提供了一个非常适合产生具有适当翻译后修饰的折叠和功能的哺乳动物蛋白质的环境。然而,重组蛋白在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低表达水平提出了一个挑战。因此,获得满意的产量和纯度取决于从粗细胞裂解液中选择性和有效地捕获这些蛋白质。大多数亲和标记蛋白纯化方法的平衡结合意味着蛋白质不断地在结合态(到树脂)和非结合态之间进行交换。这种平衡取决于蛋白质浓度和标签的结合亲和力。因此,在低表达水平时,结合效率可能降低,导致融合蛋白的回收率低。

图6。使用HaloTag®技术纯化蛋白质的示意图。
的HaloTag®哺乳动物蛋白纯化系统(猫。# G6795和猫。# G6790)使用的是HaloTag®蛋白标签,它可以与任何蛋白质基因融合,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短暂或稳定表达。细胞裂解后,HaloTag®融合蛋白被共价捕获在HaloLink™树脂上,非特异性蛋白被洗去。在连接HaloTag®蛋白标签和目标蛋白的氨基酸连接子序列中,特定的TEV识别位点上的蛋白水解裂解释放出目标蛋白。为了消除需要第二步来去除蛋白酶,TEV蛋白酶融合到HaloTag®(HaloTEV蛋白酶;猫。# G6601)可用于切割HaloTag®融合蛋白,然后共价捕获在HaloLink™树脂上,从而形成一个流线型的纯化过程。这种简单的净化方法在整个过程中使用单一的、温和的生理缓冲液,不需要交换缓冲液。
HaloTag®蛋白纯化大肠杆菌
的HaloTag®蛋白纯化系统(猫。# G6280)允许共价、高效和特异性捕获表达的蛋白大肠杆菌作为n端HaloTag®融合蛋白。HaloTag®蛋白非常适合从哺乳动物细胞中纯化蛋白质的许多相同的特性也使它成为纯化蛋白质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大肠杆菌细胞。HaloTag®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使用一些专门设计的表达载体大肠杆菌包括pFN18A HaloTag®T7 flexxi®Vector (Cat。# G2751)和pFN18K HaloTag®T7 flexxi®Vector (Cat。# G2681)以及非flexi®载体,它们具有HaloTag®蛋白质和聚组氨酸的双重标记。这些非flex®载体,pH6HTN His6HaloTag®T7载体(Cat。# G7971)和pH6HTC His6HaloTag®T7矢量(Cat。# G8031),允许使用多个克隆站点进行传统克隆。这些双标记载体使HaloTag®融合蛋白的纯化能够保持HaloTag®蛋白的共价偶联能力。使用HaloTag®蛋白纯化系统,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荧光HaloTag®配体进行凝胶内检测和蛋白表达水平的量化。
生物素化蛋白的纯化
SoftLink™软释亲和素树脂
生物素化融合蛋白可以使用亲和纯化SoftLink™软释亲和素树脂.这种专有树脂允许在天然条件下通过添加外源性生物素来洗脱融合蛋白。
亲和素:生物素的相互作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从亲和素结合的树脂中洗脱生物素标记的蛋白质通常需要变性条件。相比之下,SoftLink™软释亲和素树脂使用的是单体亲和素,可以用5mM的非变性生物素溶液洗脱蛋白质。在中性pH值和低盐条件下,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的单体解离速度足够快,可以有效地恢复所有结合蛋白。
SoftLink™软性释放亲和素树脂对许多化学试剂(例如,0.1N NaOH, 50mM醋酸和非离子洗涤剂)具有很强的抗性,允许严格的洗涤条件。
SoftLink™软释亲和素树脂协议
SoftLink™软发行型亲和素树脂的使用协议见产品信息9PIV201。
纯化蛋白质复合物的下拉方法
HaloTag®下拉化验
传统的蛋白质下拉方法依赖于蛋白质与亲和树脂的结合,通常这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过程。的HaloTag®哺乳动物下拉系统也依赖于感兴趣的蛋白质与亲和树脂的结合,但HaloTag®蛋白质融合标签与树脂结合迅速,共价和不可逆,不像许多其他标签。这些特性增加了捕获蛋白质复合物的机会,并在捕获后保留它们。此外,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缺乏内源性的HaloTag®蛋白,也降低了检测假阳性或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机会。HaloTag®哺乳动物蛋白下拉系统协议的概述如图7所示。HaloTag®哺乳动物下拉和标记系统的更多信息和详细协议。# G6500)和HaloTag®哺乳动物下拉系统(猫。# G6504)可在技术手册#TM342中获得。HaloTag®完整下拉系统(Cat。# G6509)可在技术手册#TM360中找到。

图7。HaloTag®哺乳动物下拉系统协议概述。
谷胱甘肽s -转移酶(GST)下拉试验
谷胱甘肽s -转移酶(GST)下拉试验(Kaelin等.1991)是一种验证可疑蛋白质的可靠工具:蛋白质相互作用并识别新的相互作用伙伴(Benard和Bokoch, 2002;王等.2000;和田等.1998;马洛依等.2001)。GST下拉试验使用GST融合蛋白(诱饵)与谷胱甘肽(GST)偶联粒子结合,从溶液中的蛋白质池(猎物)中亲和纯化任何与诱饵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诱饵和猎物蛋白可以从多种来源获得,包括细胞裂解物、纯化蛋白和体外转录/翻译系统。
的MagneGST™系统下拉(猫。# V8600, V8603)被优化用于检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其中诱饵蛋白质是由大肠杆菌裂解物与合成的猎物蛋白混合TnT®T7快速耦合转录/翻译系统(猫。# L1170)。与传统树脂相比,该体系中MagneGST™gsh连接颗粒的磁性具有显著优势,传统树脂需要漫长的制备和平衡过程,且难以在少量中精确分配。MagneGST™谷胱甘肽颗粒易于分配在小于5μl的体积,平衡是快速和容易的,不需要离心。该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下拉反应在一个管中进行。颗粒很容易和有效地从上清分离使用磁性支架,无需离心,增加重复性和减少样品损失。MagneGST™下拉系统的灵活格式允许优化实验条件,包括修改粒子体积,以适应每个独特蛋白质的特定要求:蛋白质相互作用。此外,该系统允许一次处理多个样品。
MagneGST™下拉系统提供gsh链接的磁性颗粒,可以从细菌裂解物中简单固定诱饵蛋白,以及用于表达猎物蛋白的体外转录/翻译系统。MagneGST™下拉协议可分为三个阶段:1)猎物蛋白在T蛋白中表达nT®T7快速耦合系统;2)原油中含有饵料蛋白大肠杆菌裂解物固定在MagneGST™颗粒上;3)猎物蛋白与携带诱饵蛋白的MagneGST™颗粒混合,并通过诱饵-猎物相互作用捕获。非特异性结合蛋白被冲走,猎物和诱饵蛋白用SDS负载缓冲液洗脱。如果猎物蛋白在合成过程中进行了放射性标记,则可以通过SDS-PAGE和放射自显影进行分析。
MagneGST™下拉系统的转录/翻译组件是TnT®T7 Quick Master Mix,可方便地对从T7 RNA聚合酶启动子下游克隆的基因进行单管耦合转录/翻译。TnT®系统兼容圆形(质粒)或线性(质粒或PCR产物)模板。有关T的更多信息nT®T7快速耦合转录/翻译系统,参见技术手册#TM045。MagneGST™下拉系统的概述如图8所示。更详细的信息可参阅技术手册#TM249。

图8。MagneGST™下拉系统协议示意图。P =猎物蛋白,M = MagneGST™颗粒。
MagneGST™下拉系统协议
详细的协议可在MagneGST™下拉系统技术手册TM249中找到。
参考文献
- 阿姆斯特朗,R.N.(1997)谷胱甘肽转移酶的结构、催化机制和进化。化学。Toxicol >,10,最近。
- Geisse, S。et al。(1996)真核表达系统的比较。蛋白质Expr。Purif。8, 271 - 82。
- 天哪,S。et al。(1998) NFκB和Rel蛋白:进化保守的免疫反应介质。为基础。启Immunol。16225 - 60。
- 大厅,D.A.et al。(2007)蛋白质微阵列技术。动力机械。老化的开发。128, 161 - 7所示。
- 大厅,D.A.et al。(2004)代谢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科学306, 482 - 4所示。
- Hudson, M.E.和Snyder, M.(2006)调控元素发现的高通量方法。生物学技术41, 673 - 81。
- Hutchens, T.W.和Yip, T.T.(1990)多肽和蛋白质表面结构与自由金属离子和表面固定化金属离子的微分相互作用。j . Chromatogr。500531 - 42。
- 过w•b西博尔德作品Kaelin,et al。(1991)视网膜成母细胞瘤基因产物的T/ e1a结合区特异性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的鉴定。细胞64521 - 32。
- Lonnerdal, B.和Keen, C.(1982)蛋白质的金属螯合亲和层析j:。物化学。4203 - 8。
- Mankan, A.K.et al。(2009) NF-kappaB法规:核反应。j .细胞。摩尔。地中海。13, 631 - 43。
- Mannervik, B.和Danielson, U.H.(1988)谷胱甘肽转移酶-结构和催化活性。CRC致命一击。学生物化学启。23, 283 - 337。
- 尼尔森,J。et al。(1997)重组蛋白检测、纯化和固定化的亲和融合策略。蛋白质Expr。Purif。11硕士论文。
- Porath J。et al。(1975)金属螯合亲和层析,蛋白质分离的新方法。自然258, 598 - 9。
- 史密斯,D.B.和约翰逊,K.S.(1988)表达多肽的单步纯化大肠杆菌与谷胱甘肽s -转移酶融合。基因67, 31-40。
- 史蒂文斯司令部et al。(2001)结构基因组学的全球努力。科学294, 89 - 92。
- Terpe, K.(2002)标签蛋白融合概述:从分子和生化基础到商业系统。达成。Microbiol。Biotechnol。60, 523 - 33所示。
- 和田,H。et al。(1998) NEDD8基因c端被UCH-L3切割。物化学。Biophys。Commun >,251, 688 - 92。
- 王,Y。et al。(2000)神经元C2结构域蛋白的RIM/NIM家族。与Rab3的相互作用和一类新的Src同源结构域蛋白。生物。化学。275, 20033 - 44。
- Yip电汇et al。(1989)用高性能固定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评价多肽与Cu(II)、Ni(II)和Zn(II)的相互作用。肛交。物化学。183, 159 - 71。